2013年4月13日 星期六

出家人的生活是什麼呢?在家修行需要有何戒律呢?


高職時,
我曾跟導師談過我有出家念頭,
若是二專沒考上的話就想出家∙∙∙
我到底是崇拜還是認知出家人的生活,
而出家人的生活又是什麼呢?

XX師父:收信好!
    首先非常的感激您願意聽我訴苦,在未學佛之前自己的言行舉止,並不是很多人會去注意,直到現在有一個點的動作細節,都受人重視,換來的都是―學佛的人不可以這樣或者那樣的。例如煮菜時,只為要不要加紅蘿蔔,就可以在廚房之中鬧的不愉快,自己本身也不太會煮菜,所以我一直在搬出來住的期間向室友學習,因為又加入一位新的室友,對廚房的事都很內行,因而衝突真是越來越多了,自己一再地告誡自己不要輕易的動怒,犯了瞋恨心的戒律,買了一本筆記本每日反省自己,但我的腦筋還是轉不過來,這是一個執著,也使障礙,現在已經開學約一個多月了,但是總覺得自己過的沒有上學期快樂,心中的石頭越結越沈重,真不知何時才能卸下它來,XX師父告訴我們一個執著,一個障礙,我覺得怎麼樣的執著,當怎麼的苦果,三月五日回來之後,用著沈重的心情及腳步下山,我好喜歡白毫禪寺,去到那兒,心中的煩惱都平息了,似乎這世界都是美好的,爸媽嚴重警告我不可以再去,若是在去的話,就要跟我斷絕父女關係,心裡好難過喔!
    師父曾經說那是因為自己的業障太重,現在想想好想痛哭一場,有時覺得做人很難,做個人人都喜歡的人更難,我都快二十歲了,卻什麼事都還不能自己作主,爸媽很怕我會出家,可是我有告訴他們說過因緣還沒有到,就算我願意出家,師父不一定肯收我當徒弟啊!可是他們就是不信,抱著很沈重的心回台中,騎車的期間想了很多師父及林老師的話,我到底對宗教是種嚮往、崇拜還是認知師父出世的生活呢?
    高職時,我曾跟導師談過我有出家的念頭,若是二專沒考上的話就想出家,偏偏卻考上二專,直到去了白毫禪寺之後,更確信了我這個念頭,只是因緣未到吧!我喜歡聽梵見的樂音,能使我的心平息下來,在念藥師寶懺時我真的好感動!內心的激盪真是無法形容,師父你能告訴我如何去克服執著和障礙嗎?我到底是崇拜還是認知出家人的生活呢?而出家人的生活又是什麼呢?在家修行需要有何戒律呢?
                                                         XX弟子合十

為家忘一人,為村忘一家,為國忘一村,為身忘世間。

出家不是逃避現實,而是在現實中放下自我,唯有這種無我的精神,才能真正無所求的行菩薩道、渡救眾生。所以出家實在是難捨能捨、難忍能忍的大丈夫事業。如果不能理解這一點,只是意識型態上幻想著出家的尊貴、高尚,而無法體悟出家的真實意義,以幻想的心踏入僧團,那麼將如何負起住持佛法的責任呢?

XX同學阿彌陀佛:
    從來函中,師父端倪到你初學佛所面臨的困境,修道本來就是一條又長又遠的路,踏在這路途中,總會面臨許多的坎坷、阻礙,亦或聽文許多閒雜言語,若已你信中所提來比較,實可謂『滄海一粟』,這般芝麻小事,你實不必放在心中障礙自己,若你能從另一面去思維它,其實你真該感謝你的室友,總是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你如何做好一位佛教徒,因為有他的鞭策,你才不會忘失一位佛教徒該有的風範,所以他是你的增上緣,XX同學,你該慶幸而不該抱怨,師父之言是否有道裡呢?
    XX同學,不知你對出家了解多少?你是否能了解出家的真實意義?昔日世尊貴為太子為何拋下王室的享樂,不顧社稷與家庭踰成出家,過著嚴謹淡泊的修行生活呢?這是個值得令人深思的問題。
    世尊對世間極苦有深切得感受,看到眾生苦痛反觀想到自己的苦痛,自憫憫人,因而為了探求自我解脫及解除眾生痛苦之道才決定摒棄一切出家。出家是必須真正看破家庭中那份染著、佔有的私慾及世間的塵慾,正如世尊所言:『為家忘一人,為村忘一家,為國忘一村,為身忘世間』,因而出家不是逃避現實,而是在現實中放下自我,唯有這種無我的精神,才能真正無所求的行菩薩道、渡救眾生,所以出家實在是難捨能捨、難忍能忍的大丈夫事業。如果不能理解這一點,只是意識型態上幻想著出家的尊貴、高尚,而無法體悟出家的真實意義,以幻想的心踏入僧團,那麼將如何負起住持佛法的責任呢?
    XX同學,無論做任何決定,都要以最慎重的態度先剖析自己、認識自己之後,在去規劃自己想要走的方向,只要你清楚自己要走的路,即使父母都可以透過溝通而達成共識。期盼你能細細的思維師父信箋中的每一句話語。最後祝
學佛無礙!
師父合十



要一時之間改掉壞習慣還真不容易


一時之間,
要改掉自己的壞習慣,
還真不容易,
即使可以不去做,
但卻會去想...

師父  阿彌陀佛
    不知您現在是否仍很忙?帶活動應該是很累的事。
    我現在每有參加救國團的服務員訓練了,因為怕自己沒有辦法同時做好兩種職務,便退出訓練,以後也許去白毫的機會比較少吧!愛哭的小玲她會找我去白毫住,但家不住南投,時間和家庭不能配合!會有些捨不得,但自己覺得那不適合我,也得忍痛放棄了。
    不知道師父您現在是否過得很好,選擇了修行的心是否有所改變呢?
    最近的台中衛爾康大火之後,一直有人傳說著,衛之死者,不甘心,便找台中的百貨公司來為下一個目標,又說近日有個大地震,總之,聽得心慌慌的,整日都不能定下心來,原來自己是愛護自己的。一時之間,要改掉自己的壞習慣,還真不容易,即使可以不去做,但卻會去想。
    這學期學校一直有好多事情,檢定、校慶,雖然忙,但是當學生是最幸福的事了。祝
身體健康
                                                                XX

『若有故作業,必受其報,或現世受,或後世受。若不故作業,此不受報。』

該清楚明瞭業報觀的緣起,導正世人以訛傳訛之邪說,切勿盲目愚癡的淪為傳聲筒。

XX同學阿彌陀佛:
    修行是細水長流,點滴累積的功夫,也是一場不能假手他人並隨時隨地與自己的競賽,今日如果不做,明天依舊需靠自己來完成,也就是常常要保有『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的決心,所以選擇了修行之道,即使再多的苦,都不會改變我的道心,如經中所提『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
    俗語有云:『白天不做虧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門』。一個有正知正見的人,實在不該沈溺在鬼神的無稽之說。經中亦有提到『自不作惡業,惡業何由生?』該清楚明瞭業報觀的緣起,導正世人以訛傳訛,切勿盲目愚癡的淪為傳聲筒。
    何謂業?經典上詮釋為造作,民初梁啟超先生用現代的話來解釋:個人平自己的意志力不斷的活動,活動反應的結果,造成自己的性格,這性格又成為將來活動的根底,支配自己的命運。從支配命運那一點來說,名為業果或業報,業是永遠不滅的,除非業盡〜意志停止活動。所以每個人造作的業,都由自己承擔,如經中所言:『若有故作業,必受其報,或現世受,或後世受。若不故作業,此不受報。』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總在不知不覺中締造了無盡的惡業,那麼不就永遠無法消除嗎?其實也不必太悲觀,業的定與不定,還是在於自己,佛陀曾比喻作重大惡業的人,如果有足夠懺悔的時間反省自己、淨化自己的缺失,放掉惡習,增長善念、善行,就如同以多量的鹽,投入江河大水,並不覺得鹹苦一樣,也就是重罪輕受;反之,如果故意作惡,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懺悔,也不修身、修心、修戒、修慧,那就必定會受報,就如同鹽雖不多,但投入杯水之中,其後果必定鹹苦不堪,所以我們不必為了既成的惡業擔心,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去修善,以轉惡業為善業,化惡緣為善緣。
    XX同學,不知你是否聽過一句話『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當你了知業的因果關係之後,也希望你能隨時警惕自己,不造惡業。最後祝
善業增長!
                                                             師父合十
《佛詞註釋》
15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這兩句話,在佛門早課中,每日必定會讀誦到的,是表明自己所發的願心絕不肯退的意思。『舜若多』、『爍迦羅』都是梵語,翻成中文『舜若多』是空的意思,『爍迦羅』是堅固的意思。整句的意思:就算虛空可以銷到沒有,而我這顆堅固的願心,還是不會退轉。




為什麼墮入畜生道裡的, 福報會比人的福報好呢?


為什麼墮入畜生道裡的,
福報會比人的福報好呢?
請師父為我解答。

師父  阿彌陀佛!
    最近看到盧安達難民營的慘狀,又想到跟我們這邊的『好命狗』相比,真有天壤之別。因此弟子心中便有個疑問〜大家都是在六道裡輪迴,是因有『業障』,但為什麼墮入畜生道裡的福報會比人的福報好呢?請師父為我解答。祝您
身體健康
                                                         徒弟XX叩上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身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經中提到:『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所以縱然再多的布施,但卻貪於執取功德,或存以增上慢心行布施,最後的果報也只是成為很有福報的小白狗罷了!

XX菩薩慈悲:
    『佛陀在世時,曾告訴一位名叫鸚鵡摩納的人,他家中所寵愛的白狗,前世是他的父親。摩納反問佛陀,他父親都提生前大行布施,作大齋祠,死後該生天享福,怎會墮入或為一隻白狗呢?佛陀告訴摩納,你父親每次布施都以增上慢心,所以今生才會墮落成為白狗。』
    從這個故事中,不知讓你體會到什麼?當我們行布施時,若心與貪、瞋、癡相印時,即使再大的布施,最後終究是墮入惡道!誠如經中提到:『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所以縱然再多的布施,但卻貪於執取功德、或存以增上慢心行布施,最後的果報也只是成為很有福報的小狗罷了!
    在各種業中,有一種特別強的業力,能引我們生向天上或墮地獄或成為某道的眾生時,便叫引業。令一種業並不能引我們感得生死後的去向,但卻能對這一身的種種有圓滿的決定叫滿業。如生而為人,雖然膚色各有不同,但只要同樣是人,人就是引業所感的總報。而每個人生下來的美醜不一,或是六根的俱足與否,或音聲優美、粗俗等,這些個人不同的差異,都是由名不同的滿業而感得的。
    所以從盧安達難民營及好命狗的比較中,我們就該慶幸並珍惜人身,廣修福報,但在修福布施中,若沒增長智慧而只沈溺在貪得功德或與他人比較功德大小等這些愚癡的行為時,當心呀!一不留意,這得知不易的人身稍縱即逝,剎那間就會轉換為『披毛戴皎世間來』,那時也只能空留餘恨了。
    『得人身如掌中沙,失人身如地上沙』小菩薩,我們實應該把握住每一個當下,如實的努力用功修持,你說是不是呢?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望你能細細思維,並珍惜做人的可貴,盡好做人的本分。祈願
法喜充滿!
師父合十

我很喜歡一些人, 但是又非常地恨他們,怎樣才不會如此呢?


我很喜歡一些人,
但是又非常地恨他們,
真是又愛又恨,
愛到希望自己能去保護他們
希望他們永遠快樂,
恨到希望他們消失不見,
怎樣才不會如此呢?

XX師父:
    阿彌陀佛!好久不見了,近來可好?上了高中,心中有些後悔與灰心,一方面分發的學校不是昔日所想,另一方面,深怕最討厭的科目-英文,似乎穩“當”,不知如何再面對它直到大學聯考?
    師父,我很奇怪耶!我很喜歡一些人,但是又非常地恨他們,真是又愛又恨,愛到希望自己能去保護他們,希望他們永遠快樂,希望他們永遠快樂,恨到希望他們消失不見,怎樣才不會如此呢?祝您
身體健康
                                                         徒弟    叩上

『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受結所繫,長夜輪迴生死,不知苦際。譬如狗,繩繫著柱,結繫不斷故,順柱而轉,若住,若臥,不離於柱。』

有了一份對愛的執著,就有一份執著後的佔有慾,未獲得之前日以繼夜的渴求、盼望得到,一旦擁有時,卻又時時提心吊膽,深怕失去它。有情眾生就是這樣歡喜、憂愁、悲喜交集的矛盾中輾轉不停的煎熬著,煩惱也在此刻尾隨著一次一次的浮現。

XX同學阿彌陀佛:
    經中云:『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受結所繫,長夜輪迴生死不知苦際。譬如狗,繩繫著柱,結繫不斷故,順柱而轉,若住,若臥,不離於柱。』讀完這段經文後,你有什麼樣的感受?如經文中所提,我們總是被繫縛在『貪愛』這根無明的支柱上,行、住、坐、臥沒有須臾片刻脫離它,因為有了那份對愛的執著,就有一份執著後的佔有慾,未獲得之前日以繼夜的渴求、盼望得到,一旦擁有時,卻又時時提心吊膽,深怕失去它。有情眾生就是這樣歡喜、憂愁、悲喜交集的矛盾中輾轉不停的煎熬著,煩惱也在此刻尾隨著一次一次的浮現。
    如何解除我們內心對愛恨的感受?佛陀教導我們『怨憎、恩愛,此二法由愛興,由愛生,由愛成,由愛起。當學除其愛、不令始生。』也就是去除心中那份對自我的偏愛。
    XX同學,俗語說『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只要能抱持這樣的心態,相信你就能捨下心中那份『我執』,那麼就不會被『既愛又恨』的極端思維所盤據、控制,生活才會踏實、愉快,期望你能在一次次的學習中茁壯、成長,最後祝
善根萌發
                                                             師父合十
《佛詞註釋》
13我執:又作人執、生執。執著實我之意思。眾生之體『原為五蘊之假和合
  ,若妄執具有主宰作用之實體個我的存在,而產生『我』與『我所』等之
  妄想分別,即稱『我執』。
14我慢:視『我』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執之『我』而形成驕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