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

究竟『死』是什麼?

究竟『死』是什麼?
懇請老和尚幫弟子解開這藏在心中的困惑
許久且令我恐懼的問題。

老師父  阿彌陀佛
    自從今天中午帶著滿心依依不捨的離情回到了家之後,無時不回憶三月一日至三月六日在寺中修行的點點滴滴,那兒的一草一木以及師父們的教誨,無一不帶給我深深的感受。
    在寺中皈依後,成為了佛門的一分子,回家後,我把在寺中所學的種種也一併帶回我的家中,節省、淨心、付出,並開始修身養性,廣結善緣。
    寫信封信時,桌上正放著香爐,伴著檀香的味道,虔誠的寫出我心中的每一句話,心中平靜、自然,沒有一點的邪念,也沒有一絲如同以往一般浮動的心情,我想自今天皈依後,我將一切重新開始,拋開以往的一切自私、高傲,以及一切的惡行,我是另一個重生的人,師父,謝謝您!
    最後,請您保重自個兒的身子,那天第一次聽您說禪,當您說出您的身體狀況時,我不禁流下淚來,您帶著一身的病,卻還到處為眾人而忙碌,比起一點小病就叫苦連天的我們,您真是偉大多了,看著您瘦弱的身體,真使人心酸,為什麼這世界那麼的不公平,一個為眾付出的賢者竟是滿身病痛?師父,加油!我們都愛您,也希望您早日康復,長命百歲,身體健康,早日成佛。
    最後,我還有一個問題,要請教老和尚,究竟『死』是什麼?懇請老和尚幫弟子解開這藏在我心中,困惑許久且令我恐懼的問題謝謝您!
                                                         弟子XXX

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

什麼是『死』?大部分的人只要提到死,都會產生恐懼,他們總是有個錯覺,認為生死是直線進行∙∙∙
一個有正見的佛教徒,不會畏懼死亡的來臨,而是怕沒有足夠的時間改變我們的惡業,讓下一期的生命不墜入惡道。

XX小菩薩慈悲:
    白毫禪寺〜這青少年中途之家的產生,無非是希望藉由一群出家人將佛法散播出來,讓迷惘的青少年有個歸依處,因為修行不是和尚的專利,而是每個欲求解脫之眾生的最佳良藥。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我們的身體猶如貝類換殼般,生命殆盡之時,搖身一變及脫胎換骨的又托付在另一個殼裡,所以滿身病痛或是身體強壯,到頭來都將隨著成、住、壞、空漸次的消失。所以智者會把握剎那間修持自己,為人間多盡一分力,造福人群,俱足解脫的資糧;愚者便在生死之中造惡輪迴,求出無期,痛苦不堪。
    什麼是『死』?大部分的人只要提到死,都會產生恐懼,他們總是有個錯覺,認為生死是直線進行,從出生到成長、老、死是一條直線的終止,所以對生命結束之後就會有茫然與害怕,適時尚有情的生命,向循著圓形的軌道輪迴,輪迴就像車輪似的,一圈一圈永無終止,一期生命的結束,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如此週而復始,循環無已,那麼為何會有死呢?無非是由生而來,佛陀說:『觀眾生性,以何因緣而有老死,以生為本,若黎於生,則無老死。』所以只要是有情生命所擁有的色身,最後終將要敗壞,佛陀在世說法時,曾提到這樣一個故事:
    有四位具足神通的婆羅門仙人,他們都非常精進的修行善法,但卻非常害怕死亡。
    一天四位仙人聚在一起,互相研討說:『將來生命期限一到,我們各自隱暱,讓索命鬼找尋不到。』
    那時,第一位仙人飛騰在空中,藉以避除死亡,然而卻不能免除死亡,便在空中結束生命。
    第二位仙人潛入大海,藉以避除死亡,但他同樣也不能免除死亡,便在大海水底結束生命。
    第三位仙人,進入須彌山中,藉以避除死亡,而他還是不能免除死亡,便在須彌山中結束生命。
    第四位仙人,深入大地,到達金剛際,藉以避除死亡,他依舊不能免除死神的召喚,便在金剛際結束生命。
    於是佛陀便藉此告誡弟子:『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
    由這個故事,就可說明,我們的生命危脆,有生必定會死,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經中有云:『死賊無憐愍,來時無避處,是故行者不應於無常危脆中而信望活。』
    生命的危脆就在我們的一呼一吸之間,死亡終究是生命必然的結局,既是如此,那麼我們又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呢?佛陀總是以『無常』來教導我們,有情色身的敗壞之相,如同坯瓶般沒有堅牢的外相,然而若以坯瓶根色身相比較,如能小心防護,坯瓶還可以久住,但我們這色身,四大  無時不是各各相害,飲食不消,冷熱風病等,縱使年幼少壯或是老而衰弱,皆不能倖免,再長也不過維持百歲之久。所以應隨時隨地,常觀死念之想,不貪愛生命,唯有即時把握每一刻生命,斷除貪、瞋、癡的餘毒,才能免除一切煩惱而超越生死。
    一個有正見的佛教徒,不會畏懼死亡的來臨,而是怕沒有足夠的時間改變我們的惡業,讓下一期的生命不墜入惡道,進而達到聖者的解脫境界,所以正確的掌握念『死』觀,不但不怕死,反而會更積極的改變自己的身、口、意。
    望小菩薩能持有這樣正確的觀念,那麼又何懼於死的來臨呢?祈願
深得智慧!無有恐怖
師父合十

《佛詞註釋》
12四大:佛教之元素說,為物質(色法)是由地、水、火、風等四大要素所構成。即:(1)本質為堅性,而有保持作用者,稱為地大。(2)本質為濕性,而有攝集作用者,稱為水大。(3)本質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稱為火大。(4)本質為動性,而有生長作用者,稱為風大。積聚四大即可生成物質,故四大又稱能造之色,能造之大種;被造作之諸色法,則稱四大所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